區塊鏈技術為什么這么火?伏泰又拿它做了什么……2022-04-18 14:12
2019年10月24日,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,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“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”,自此,區塊鏈技術走入大眾視野。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,中國區塊鏈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,2021-2026年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速達73%,2026年的市場規模將達163.68億美元。 區塊鏈——正在成為新時代背景下一項“當紅”技術! 那么,它究竟為何如何火熱呢? 這和其特性息息相關: 區塊鏈:就是一個又一個保存了一定信息的區塊組成的鏈條,這個鏈條被保存在所有的服務器中,只要整個系統中有一臺服務器可以工作,整條區塊鏈就是安全的。它具有去中心、抗篡改、去信任、可追溯、多方參與等特性。 傳統的信息儲存和交流都會經過一個服務器,也就是一個數據庫,所有的信息都能在這個數據庫里面找到或是修改,而區塊鏈主要就是顛覆了這一傳統,其數據加密且不可篡改的特性,在當下互聯網時代,具有極強的安全性和可信度,也將成為各類事件的重要憑證,有效解決交易信任問題。 目前區塊鏈技術已經開始在數字貨幣、金融資產的交易結算、數字政務、存證防偽數據服務等領域開始應用。 所以,伏泰又做了什么呢? 如前文所述,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保障數據的真實性和安全性,提高交易信任度,這在以數據為基底的數字化平臺的搭建過程中,發揮著重要作用。 為此,伏泰利用該項技術賦能垃圾分類中的前端管理、城市運行管理中的執法管理、公共衛生管理等模塊,通過將這些“數據上鏈”,實現真正且毋容置疑的有據可循! 分類數據上“鏈”,溯源監管真憑實據 在垃圾分類方面,智能垃圾投放設備可接入區塊鏈網絡,通過搭載的電子標簽、AI識別攝像頭等硬件,實現對收集點垃圾的收集時間、地點、頻率、數量等情況的監管并記入區塊鏈數據庫,無論是違規投放行為還是積分情況都記錄在“鏈”。 如此各參與方的信息將實時透明、后端共享且不可更改,避免個人或者企業徇私舞弊,抹除違規記錄或者擅改私吞積分,謀取私利;對政府管理者而言,也更能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可信度,為決策提供依據。 執法數據上“鏈”,公開規范雙向保障 在城市管理方面,通過搭載區塊鏈技術,輸入日常巡查信息后,數據具有“不可偽造”、“全程留痕”、“可以追溯”、“公開透明”等特點,管理人員、執法人員、市民、決策人員可同步在“云端”實現信息共享,有效提高行政執法的公開性、透明性。 一方面,有助于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,為群眾依法維權提供保障,切實保護群眾的合法權益;另一方面,也為行政執法人員在遭遇糾紛時自證清白提供保障,切實保護行政執法人員的利益,有效防范行政執法風險。 醫療數據上“鏈”,安全可控降低風險 在公共衛生方面,無論是醫療冷鏈、預防接種、疫苗追溯還是衛生監管等模塊,都可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業務數據監管全流程留痕上鏈,如疫苗可以形成唯一的編碼,在醫院、接種者、物流企業等多方中分享,確保疫苗的安全可控;衛生監管同樣可以形成一對一的可視化數據資料,監管的圖文資料都在“鏈”上,違規違法企業將無所遁形,執法監管方也將被約束從而更加規范。 互聯網的發展日新月異,優質前端的技術必將勢如破竹,尤其在當下隱私性和公正性逐步強化的背景下,區塊鏈技術既是數據的“保護傘”,又是數據的“聯通橋”。為此,伏泰將繼續加強技術研發,拓展區塊鏈應用領域,為信息化平臺提供多重保障!
|